2011.8.18(自由時報)【用顏色看地價 房地產一目了然】
台北市政府地政處最近建置「區段地價分布圖」,以十種顏色呈現全市地價級距,讓民眾瞭解。地政處將全市劃分三千五百一十六個地價區段,以行政區來說,大安區、中正區的地價最高,士林區、北投區最低,各區內較高地價的地方,多半沿著主要幹道、捷運路網沿線及商圈發展。民眾若有需要可上網站(http://www.land.taipei.gov.tw/)查詢。最高價的以紫色標示,最低價的用深綠色標示。

2011.8.18(中央社)【2百億新建案 鬼月遞延928】
在「量先價行」的房屋市場中,量沒有出來,房價要再攀高,勢必將面臨不小的壓力。對於年底前房價走勢,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認為,房價在「上有壓力、下有支撐」下,將走向「價穩量縮」的格局。

 2011.8.18(中時電子報)【房仲業 明年遇關鍵期】
美商ERA不動產研究中心經理李恆宇表示,從2003年起的這一波房市景氣多頭是歷來為期最長的景氣期。不過,這種狀況在明年恐出現變化。房市專家說,目前市場上有價無量,交易量無法衝高,但房價卻仍在高檔盤旋,若房市交易持續低迷,但價格又跌不下來的話,勢必造成成交困難

2011.8.18(商業週刊)【中價位房消失 中產階級換不起屋】
在房價高漲中,房價逐漸走向M型化。目前中間價位的房價漲幅高於低總價房,使得中間價位房子正逐漸「消失」,也使換屋族面臨更艱困的房市。房仲業者認為,除非買方可接受更舊的房子,或轉移郊區。現階段,是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的兩房產品熱賣;而二千五佰萬到三千五佰萬的房子,卻是有錢人看不上,一般人買不起。目前捷運沿線及20幾坪最受歡迎,是首購族最喜歡也最適合的房子。而M型的另一端豪宅市場,則熱度依然高亢,因為豪宅市場完全不受奢侈稅影響。

2011.8.20(中央社)【南崁溪竹北房市熱點】
近幾年桃園縣因多項重大建設話題不斷,新建案價位屢創新高,其中沿南崁溪畔佈建了景觀與自行車道,附近的房價近兩年漲三成,房屋市場成熟,買賣需求量大。兩年前南崁溪畔的房價每坪約新台幣12萬到15萬元間,近年來詢問度較高的中古屋每坪約17萬元到20萬元,新成屋房價喊到19萬元到22萬元,最受青睞的主力產品為3到4房,約35坪到45坪的大樓住宅。
信義房屋竹北店專案經理李鴻認為,中南部人重視房屋大小坪數,北部人重視生活機能(如超商)交通(如:高鐵)。目前高鐵站週邊新成屋以40坪到45坪三房平面車位的產品較受竹科人歡迎,總價以700萬元到900萬元為主力物件。竹北高鐵站附近新建案與新竹關西、北埔僅一橋之隔,但房價每坪價差達5、6萬元,近幾年竹北移入人口增加快速,竹北重劃區因街廓整齊、綠地公園,加上國中小預定地完整開發及高達38公頃的生醫園區話題,預估竹北區的購屋動能將持續成長。

2011.8.21(中時電子報)【憂二衰 華固董座:購地趨謹慎】
最近全球憂心二次衰退的信心危機出現,台灣經濟成長率也面臨下修變數,使得建商將調整購地策略,轉趨鎖定高抗跌的地區,購地策略改為謹慎保守。有建商認為,目前總價1,000萬元左右房子還是房市的主力,但股市是先行指標,勢必讓房市產生觀望氣氛。另外,選舉相關政策出口表現,便是另兩個觀察房市榮枯的先行指標。

2011.8.22(自由時報)【姚連地:危機入市才是最後贏家】
美國股災引爆台灣房市的危機論。從事房地產開發20多年的亞昕建設董事長姚連地認為,歷經了台灣本土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921大地震SARS災情、全球金融海嘯、政府的奢侈稅……再加上已經聽了20多年的房產泡沫化危機論等,幾乎都是危機,但最後都是房地產往上呈鋸齒狀的成長,這些經驗也讓他堅持房地產的保值論點最好的理財工具
姚董事長認為,目前台北市精華區1坪200萬元,甚至未來300萬元1坪的,跟新北市新板1坪85萬元起跳、新莊上看70萬元,使得林口房價明顯親民。目前林口最新的地價是,商業區1坪約220萬元,容積300的土地也要1坪100萬元,中密度住宅區土地1坪約60萬元,低密度住宅區約是1坪地30萬元,這些均會反映在未來的林口房價上。

2011.9.10(卡優新聞網)【家庭收支追不上房價 都會區購屋壓力超重】
有巢氏房屋北區發言人劉炳耀分析,目前台北市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約129.9萬,雖居六大都會區之冠,但現階段台北市房價已經來到每坪53.5萬,若以購屋買30坪的標準產品推估,現階段購屋所得比已達到12.4倍。另外,再以六大都會區近五年購屋所得比變化狀況觀察,可發現台北市由96年的8.6倍,增加到100年12.4倍,平均購屋總價則由96年的1,113萬,上升至1,605萬,這五年間隨著房價的高漲,台北市購屋負擔約增加492萬,新北市也多了186萬。

2011.9.13(民視新聞)【北市房價飆 家庭所得追不上】
主計處統計發現,民國100年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台北市是129.9萬元,新北市是89.4萬元,新竹市118.5萬元,台中市94.7萬元,高雄市97.2萬元。反觀房價漲幅,台北市成長了百分之44,新北市成長32%,其他縣市平均也成長16%到20%。房仲業者分析,以大台北地區為例,比起五年前購屋,民眾現在必須多負擔200到500萬元。

2011.9.15(中廣新聞網)【八月北市房屋買賣移轉 創金融海嘯新低】
根據台北市地政處統計,八月的住宅均價,每坪約50到53萬不等,比起奢侈稅上路時,每坪55.6萬的高價,顯示房價回落。就台北市各別區域分析,衰退幅度較大的區域,以大安、中山、中正及信義區為主,衰退幅度在四成以上。然而在慘澹的房市中,內湖與南港反倒逆勢上揚,特別是內湖區。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521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