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1.7.18(民視新聞)【小套房增公設比,投資客控建商】
5年前曾在台北風行的小套房,當初不少人花大錢投資,現在卻面臨房屋過剩,難賣也難租的情況,甚至有投資客指控,當初買了幾戶小套房,卻因為坪數不到15坪,被建商要求提高近10%的公設比,以便向銀行代款,導致現在公設比過高,沒人敢買。

2011.7.19(中時電子報)【北市高房價回不去了】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教授莊孟翰表示:「台北市高房價,回不去了!台北都會區以外的房價,回不來了!」不過將來房地產帶動財富重分配成M化的趨勢,也會愈來愈嚴重。台北市預售屋房價,已經衝到了每坪平均77.5萬元的歷史新高,6年漲了1倍;和香港開放陸客自由行所產生的房地產大漲經驗來看,迄今漲到每坪320.96萬元,如出一轍、猶如香港經驗在台北的翻版。(摘自蔡惠芳報導)

7011.7.20(中廣新聞網)【營建署:淡海新市鎮第1期發展區第1、2區將全區劃出山坡地】
馬總統重提開發淡海新市鎮,內政部被指示加速後期開發計畫,營建署今天表示,淡海新市鎮第1期發展區第1、2開發區,行政院可望在九、十月間就能核定以全區劃出山坡地,到時營建署將可著手公共工程建設並辦理招商。

淡海新市鎮,早在1994年4月就開始動工建設第一期工程,但2006年6月經建會決議停止後續開發。為了不讓淡海新市鎮成為海市蜃樓,馬總統今年六月又重提開發淡海新市鎮,要淡海新市鎮至少再開發100公頃,以供給更多住宅,壓抑大台北都會區的房價,這是馬政府決戰2012的住宅政策重點。 交通部並且規劃綠山線和藍海線兩條輕軌捷運路網行經帶動淡海新市鎮開發。淡海新市鎮第1期發展區第1、2開發區全區劃出山坡地後,根據行政院規劃,將引進綠能、雲端產業進駐,建立低碳生態城市,以中長期供給至少1萬戶以上的合宜或社會住宅為目標。(摘自戴瑞芬報導)

2011.7.24(台灣新生報)【新北不動產系統預計8月上線】
城鄉局主任秘書邱敬斌表示,由於國內不動產市場長期缺乏公開、透明且即時的資訊,在隨著數位化時代的腳步並以內政部營建署的「整體住宅政策實施方案」為藍本,建置了一套「新北市不動產資訊系統」。此系統有各項便民服務資訊,包含政府機關網站、觀光資源網站、不動產法規、統計資訊、房貸利息試算及契約書範本下載都有,最強的是整合了多種資訊,提供不動產的資訊透明化,對於民眾欲查閱建物的使用執照、工業區土地或法拍屋資訊等都相當方便。預計八月正式上線後,相關訊息可至新北市不動產資訊系統網址http://regis.ntpc.gov.tw查詢。(摘自記者潘昱帆特稿)

2011.7.27(自由時報)【北市換屋客外移,新北市購屋族增齡4.2歲】
奢侈稅正式上路後,業者發現,除了首購族往外流竄,台北市換屋者也有外移趨勢,新北市購屋族年紀上升了4.2歲。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說,想以總價700-1000萬元在台北市買房,可能連2房都不好找,若到新北市購屋彈性就高出許多。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因為台北市房價太高,讓不少投資型購屋者望之卻步,通膨壓力迫使資深買家另闢戰場轉入新北市,陸續前進新北市第1圈,在捷運周邊、環境佳、生活機能強的區域置產,三重、汐止也是熱賣區域。 (摘錄自記者簡明葳特稿)

2011.7.27(旺報)【房產論壇:跨兩岸置產將是趨勢】
中華兩岸商機促進會26日在上海協辦「首屆兩岸房產聯展暨高峰論壇」,並宣布9月底將舉辦兩岸房地產聯展,在大陸保守限購政策之下,兩岸攜手合作聯展,格外引人矚目。大陸房地產鉅子馮侖日前在大陸推出台北淡水新建案,引發大陸民眾對台灣房地產新話題。上海華敏集團常務副總裁吳蓉蓉表示,6月28日兩岸開放自由行,允許更多大陸遊客自行赴台考察房產,將為台灣房市注入新活水。(摘錄自記者宋丁儀特稿)

2011.7.29(中央社)【4大都會房價年增逾14%】
義房屋公布2011年第2季的信義房價指數,包括:台北市為270.21,年增14.2%;新北市為215.85,年增 15.4%;台中市143.6,年增19.7%;高雄市 184.52,年增 16.5%。因此全台170.13,年增8.2%。(摘自記者韋樞特稿)

2011.7.30(TVBS)【重大建設打造副都心,新莊成國際門戶】
交通帶動新莊副都心的建設,未來還將成為大台北的國際門戶,由於快速道路和雙捷運重新調整都市機能,加上中央部會及商業中心進駐,未來的繁榮不輸給台北市。這是因為6項公共建設,包括:機場捷運線、連結高速公路的快速道路、區域內的大型公共建設、中央合署辦公大樓和中港大排等。100公頃的開發面積,讓鐵皮屋成為城市綠洲,串起建設發展的是快速道路和捷運。過去,房市總愛拿北市的信義區和新北市的新版特區相比,這回中央造都計畫,不但讓新莊升格成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居住條件更與台北市相同擁有共同的生活圈,房市發展,市場更是樂觀看待。(摘自記者張娜娟 陳君宜報導)

2011.7.31(中時電子報)【都更案淪為建商炒房工具】
審計部調查發現,都更案淪為建商炒房工具,利用政府推動都市更新題材,炒作區域房價。例如:(1)台北市政府推出「一坪換一坪」措施,導致舊公寓去年每坪39萬跳升至43萬元,但實際執行都更案件並不多;(2)行政院也核定實行「都市更新產業行動計畫」,導致台北市去年平均每坪41萬餘元的房價,到今年暴升至58萬餘元。審計部根據統計表示,「都市更新條例」自民國87年實施至今已逾12年,全台各地由政府主辦的都更案共計173件,均仍處於整合或招商作業,尚未進入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擬定階段。而由民間主辦報請縣市政府審議的案件有759件,完工者僅57件,平均每年完成件數僅約4.57件,計畫推動進度緩慢。而且其中不乏被刻意縱火、恐嚇、破壞住戶水電設施,以強迫加速都更的案件。使得以高價買到老舊房屋能順利參與都更的民眾並不多,能藉此獲利的更少。(摘錄自記者崔慈悌特稿)

2011.8.5(東森新聞)【新北市產業黃金三磚,政策利多】
新北市升格後,城市發展重心鎖定「新莊副都心」。但朱立倫市長保證加速開發的知識產業園區以及新北產業園區新北市產值最高的地區就在五股工業區,年產值將近四千億元。在一年多前換了一個新名字,叫做新北產業園區。現在跟旁邊正在發展的新莊副都心,還有知識產業園區緊扣在一起,感覺格局變大了。政府要把這三塊地區打造成產業黃金三磚,新北市城發局都計科股長 李擇仁:「希望能夠結合北邊的研發製造的能力,以及南邊新莊副都心的住和商的能力,能夠完成一個住宅、商業、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

新北市城發局都計科股長 李擇仁:「這個地方有一個捷運五股工業區站,未來可能要改名叫新北站,那它事實上是兩個捷運線的結合,環狀線和機場線的結合,那未來的話這個地方是可以辦理登機的手續,成為一個新北市一個很重要的門戶。」 公共建設的開發帶動了整個區域的經濟,產業發展被各大建商以及投資企業視為金雞母的新莊副都心,未來的居住需求,甚至消費商機都將無可限量。

201.8.5(中時電子報)【捷運環狀線動工,房價齊漲】
第一階段的捷運環狀線動工,各捷運站中以板橋站最具優勢,捷運板橋站因四鐵共構、周邊豪宅林立,今年房價漲幅達1成。而新莊的捷運幸福站近頭前重劃區與新莊副都心,房價漲幅9.1%居次,顯示雙捷運交會站是房價不敗保證。

永慶房仲集團研展室協理黃增福指出,台北環狀線第一階段中和至板橋段7月11日開工,預計104年12月通車,從時程來看,在三環三線中,第二環的新莊線最快101年3月通車,第三環的機場線最快102年6月通車。第一階段環狀線在104年完工通車後,正好銜接新店線、中和線、板南線、新莊線,以及機場線等5條已通車的捷運線,等於新北市政府當初競選所喊出的「三環三線」工程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黃增福表示,現代人逐捷運而居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具有轉乘功能的捷運站區,乘交通便利優勢,可輕鬆坐享房市增值潛力。
 
2011.8.18(中廣新聞網)【全台買賣土地公告現值1.37兆 台北市佔一半】
為了達到稅賦公平的目的,讓土地公告現值可以盡量貼近市價,台北市去年底一口氣把土地公告現值調升12.08%,調幅創下1992年以來最高的一次。房仲業者指出,台北市的土地資源因為稀有,很少有降價訊息,除非景氣很差,才有可能影響到土地價格。此外,由於土地價高,而且取得不易,使得台北市土地真是「物以稀為貴」。
 
2011.8.17(卡優新聞網)【陸客自由行炒熱豪宅 中古名宅房價翻漲】
奢侈稅雖然已開徵,但在陸客自由行的熱潮促動下,並不影響頂級豪宅的市場行情。價逾6千萬的豪宅成交量,是今年目前為止的第二大量,平均每坪成交價約113.2萬元。在這波「豪宅熱」效應下,台北市的十大中古名宅的價位也跟著水漲船高。不少大戶看好高級住宅的房價潛力,紛紛搶進卡位精華地段,在陸資及外資聯袂進場加持下,未來還有很大的增值空間。而且屋齡在20年左右的中古豪宅的公設比例約為20%,相較於新豪宅動輒30%的公設比來說,其私人使用空間相對寬廣,加上嚴密的管理設施及住戶素質佳,讓中古豪宅的保值性大幅提升%。 

2011.8.22(中時電子報)【新北市 小宅首購熱絡】
建國百年結婚潮,帶動台北市新北市首次購屋市場的熱度,尤其新北市小宅成交熱度更優於台北市,應與台北市房價高不可攀,新婚族移居新北市買便宜房子有關,並且20坪的首購增幅最多。

2011.8.23(中央社)【大信義計畫區成形 開發商搶地】
臨近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旁的大巨蛋體育園區一直到基隆路一帶,被視為大信義計畫區的範圍。目前,台北市信義計畫區開發已經飽和,極少有土地釋出,但鄰近的工業區土地,卻有開發商積極搶進。目前已知積極開發的區域有:(1)忠孝東路四段光復南路交叉口的大巨蛋體育園區,預計 2014年完工;(2)光復南路市民大道交叉口的台北文創園區 (富邦集團投資)B區,將於2013年完工;(3)市民大道旁的鐵路局台北機廠都更案;(4)東興路的台泥基隆路發貨場統豐世貿園區中農科技園區。台北市政府一直希望這些工業區能夠儘速搬離,以商業區取代,成為信義計畫區向外擴張的最佳腹地。因此,上述區域若與信義計畫區東區商圈連結,未來會形成完整的商業娛樂區。

2011.8.26(中央廣播電台)【後奢侈稅時代 輕移民進新北市風潮現】
進入後奢侈稅時代,由於台北市房價仍高,而新北市捷運越來越便利,從台北市移居到新北市的「輕移民」風潮湧現。這主要是因為奢侈稅並未使房價如預期大幅下修,使得自住客在考慮房價與環境便利性的因素下,願意移民至新北市,而湧現「輕移民」風潮。近來,新北市一些捷運線陸續完工,到台北市上班方便許多,在考慮購屋預算下,便往新北市購屋,再搭捷運到台北市上班,所以造成這股輕移民風潮。

2011.9.10(中時電子報)【新北5年內成屋 漲幅勝北市】
信義房屋統計,新北市2008年以來,屋齡5年內的新大樓房價漲幅更勝台北市。預售價格兩年來漲幅約38.8%,0至1年標的漲幅約39%,1至5年內的物件漲幅也冇33.5%,分別高於台北巿同樣屋齡房價漲幅24.4 %、34%以及28.5%。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分析,北市住宅屋齡持續老化,市區屋齡新一點的三房產品動輒3000萬以上,想住新房子的買方不得不往新北市移動;逐漸成型的捷運路網以及重畫區,強化新北市的便捷性跟選擇性,紓解台北客對新大樓的購屋需求。
信義房屋統計,從2008年以來,新北市預售換約從每坪27.8萬元,上漲至每坪38.6萬元,漲幅達38.8%、0至1年的新成屋房價漲幅達39%,1至5年的新成屋平均房價,從2008年至今漲價幅度也達33.5%,漲幅都勝過於北市。 

2011.9.13(中時電子報)【房仲高利潤 監委糾正內政部】
監委指出,現今都會區房價相較於10年前上漲甚多,台北市達220.03%、新北也有181.59%。以2005~2009年新成屋房價上漲情況來看,台北市漲了45.1%、新北市22.6%。

2011.9.14(自由時報)【輕軌「延至天母」 市府同意】

市府同意福國路延伸道路應保有未來設置公車專用道設計,並於社子輕軌路網奉行政院核定路線後,公車專用道位置可調整改為輕軌捷運使用,輕軌捷運將可從福國路接忠誠路延伸到天母。捷運局指出,台北都會區近來逐漸朝東區及北投、士林等多核心發展,但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處的社子島、關渡平源,因河川阻隔,發展緩慢,政府為接續開發計畫、促進地方發展,希望藉由便捷的大眾運輸路網,支持社子開發、溝通社子與鄰近區域往來。

2011.9.20(中時電子報)【沿捷運買厝 兩年最高賺58%】
房仲業針對各重大建設的「潛力初升段」地區統計,不少重大建設周邊地區,若2年前進場搭上便車,平均投報率已超過3成,再把這些重大建設分類,跟著捷運買房,2年投報率最高58.1%居冠。重大建設進程一般分為4個階段:規劃中已核定已動工已完工,之後則進入主升段的繁榮期成熟期
目前捷運已是購屋最優先指標,逐捷運而居是最明顯的趨勢,像是大台北雙城和桃園縣,如果把捷運加起來已經有25條、281個捷運站、將近1,500個出口,建議民眾人生第一間房子不妨「跟著捷運走」。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ng521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