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8.24(中央社)【公會:不動產修法配套更重要】

總統馬英九宣布修法實施市價徵收土地土地買賣資訊透明。但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于俊明表示,採實價課稅,若相關基礎不夠或不明確,會影響更多民眾和銀行的權益。有時,還會因為資訊太透明,反而造成價格哄抬,房價不跌反漲。另外,稅制改革(如空地稅和房屋交易)若是稅率、成本、認定方式上沒有整體配套,賣方往往會將稅賦轉嫁給買方(如目前實施奢侈稅後的市況),因而更影響民眾權益。

 【貓評基本上,房屋和土地均是一種可交易的資產,也可視為一種商品。房地產也是目前最穩健、可靠和儲蓄的理財項目。它不像股票和基金會虧賠為零,也不會暴起暴落。它也是可居住、出租和質押借現的多功能商品。但它的缺點就是總價高和變現性差。一旦操作過度和周轉失靈,便可能被迫賤賣或遭法拍。政府在修正房地產交易制度時,一定得照顧到居住、理財和置產的功能與人民的渴望。然而,依政府目前所宣示的修法方向,是有幾點值得商榷:(1)市價徵收土地--政府徵地的目的無非是要建設,如此一來必然增加開發成本,若不是讓政府債務更沉重,便是遲遲難以開發和建設,這對全民而言,其實是一種利空。(2)土地買賣資訊透明--房地產既是一種商品,必然有其消費行為與商業機制。如果一棟房子是"素胚房"(即全無裝潢、設備和增建),那麼其買價和賣價是很容易被訪查而知;但如果房子經過裝潢、安裝空調和增建,那房價要如何登錄才合情合理?(3)實價課稅--看似一種住宅正義,但許多人的房子可能購買時間久遠(或是繼承)而沒了當時的買價證明與裝修單據,那如果現在賣了1000萬元,不就要以1000萬元來核稅,如果還加上裝潢費用,那之前的購屋和裝潢成本不就被重複課稅了,因為我們的購屋成本往往是課完綜合所稅後的積蓄盈餘。(4)空地稅--目前買得起高房價房的人,很多都是利用販賣祖產(繼承土地者,常被稱為"田僑仔")或換屋的方式才買得起。一旦實施高額的空地稅,被土地被重劃的人若一時沒買家開發,且土地擁有者又是貧戶,豈不是要逼迫這些繼承祖產又被土地重劃的人去賤賣土地。另外,重劃區土地一旦大量建屋,又豈不是要讓擁有舊房子者房價崩跌,而間接的受害者,就是擁有舊房子者的子女,因為父母親的房產縮水或難以賣出,便也難以屋換屋了。總之,當人民期望政府實施住宅正義的政策時,當然也不希望目前所擁有的繼承優勢蒙受損失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ng52104 的頭像
    Ying52104

    貓戀荷蘭灣

    Ying521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